
姓名: 杜佳怡 / Joy Du
课号:CHIN 481 005 2019W1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I (Heritage)
指导老师:Cheng, Maorong
入选课题:论《纪念》中反讽手法的运用
课题摘要:钱钟书的《纪念》是反讽叙事在中国现代文学发展史上的先锋之一。小说通过故事发展顺序中的情景反讽和借由曼倩的态度转变而贯穿全文的语言反讽讲述了曼倩和她的丈夫以及天健之间的情感纠葛和曼倩的内心挣扎。两种反讽的结合追溯了曼倩内心深处的变化,而且也使她的情感转变得到合理化,从而平衡了她的本我和超我在欲望和道德之间的挣扎。

姓名:樊美叶子 / Katherine Fan
课号:CHIN484 951 Intensive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指导老师: Wu, Xinxin
课题摘要:选取作品张爱玲的《金锁记》,柔石的《为奴隶的母亲》,和林语堂的《婚嫁与女子职业》。分析为何当男性作家以女性作为主要描述对象时,通常能代入他们对于社会的思考,选文中的两个男性作家就是很好的代表。张爱玲是著名的现代女性作家,但在她的作品通常局限于家庭舞台 林语堂的《婚嫁与女子职业》和柔石的《为奴隶的母亲》多反映了他们对世事的关怀,女性作家的作品比如张爱玲的《金锁记》则表现了她们对民生的关注。可以说他们共同创造的现代文学是多元化的,不能说只有对国民的关注才是好的作品。但张爱玲与柔石和林语堂之间的不同,也可以反映出当时女性多在domestic sphere里,而男性则多在public sphere里。女性的局限性,或许也是社会造成的。

姓名:高安琪 / Angela Gao
课号:CHIN 481 005 2019W1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I (Heritage)
指导老师:Cheng, Maorong
入选课题:浅析废名《桃园》中“桃”与中国传统文化中“桃”意象的异同
课题摘要:“桃”是中国文化中的典型意象,象征着美好、幸福、团圆。因此,不少文人在进行文学创作时会将桃的意象运用其中。在废名的《桃园》中,有关“桃”的意象包含了“桃子”、“桃花”、“桃园”和“玻璃桃子”。它们象征和隐喻的事物并不像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桃”那样美好。此处的“桃园”并非“桃源”,表面上充满美和爱,实际涵盖了生活中的大悲苦,向读者揭露了废名心中“桃源世界”的真实面貌。

姓名:郭子沫 Zimo Guo
课号:CHIN 465 921 CHIN 465 Fantasy in Chinese Literature
指导老师:Xiaowen Xu
入选课题:《北京折叠》中被封杀的科技
课题摘要:郝景芳在《北京折叠》中建构了一个科技水平高于当前的时空。 在这样高度发达的社会,出现了科技不能为人所用的奇景,让读者感到“犹疑”。本文以《北京折叠》中被封杀的“垃圾自动处理系统”为切入点,阐述政府禁用科技并非为了关怀底层人民,而是为了维护现有的阶级秩序。

姓名:何胤嘉 / Skye He
课号:CHIN 484 951 2020S2 Intensive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Heritage)
指导老师:Wu, Xinxin
课题摘要:《倾城之恋》作为张爱玲最为脍炙人口的小说名篇之一,对研究其独到的写作内涵具有重要意义,该小说亦成为研究该时期社会文化生态之范本。本论文拟从“新与旧”、“灵与肉”、“群与己”三方面入手,以文本研究角度分析小说中多重文化冲突,进一步剖析小说中文化背景和个人欲望之间的关联性,以达到解构其中文化内涵之目的。

姓名:李泽人 / Leo Li
课号:CHIN 481 001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I (Heritage)
指导老师:Xu, Xiaowen
入选课题:浅谈主观认知与客观世界的关系——试比较矛盾冲突在《狂人日记》、《梅雨之夕》与《沉沦》中的意义
课题摘要:在文章结构搭建与推进剧情发展中,主观意识与客观世界之关系并非是纯粹的二元对立,也有一体性与双向背离性。在文章的特定节点,作者也会通过主观意识与客观世界的结合来凸显主人公在面对内心情感与外界环境的强烈冲突下的最终抉择,进而对文章内容及其社会影响力进行更进一步的升华。本文就以《狂人日记》《沉沦》和《梅雨之夕》来对此课题进行探讨。

姓名: 涂欣然 / Elena Tu
课号: CHIN483 011 2019W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II (Heritage)
指导老师:Cai, Zheng
入选课题:莫言作品中色彩的隐喻——浅谈《白狗秋千架》与《红高粱家族》
课题摘要:文学作品中常常使用色彩美学来衬托文字所包含的意义和意境。从“十七年文学”到“新时期文学”,大量作者在自己的文学作品中使用不同的颜色来隐喻文字在特定背景下的含义,而作家莫言在这方面的贡献尤为突出。在研究他的两部作品《白狗秋千架》和《红高粱家族》时,笔者发现对比色彩隐喻的意义是分析文本的一个重要视角。研究结论表明作者莫言常常运用独特的自然景物色彩来衬托题材的广度和深度。他在色彩隐喻上的写作手法是别具一格的。此篇论文的贡献则是要重点阐述色彩是构建文本含义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因素。

姓名: 宋沫逸 / Karina Song
课号:CHIN481 005 2019W1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I (Heritage)
指导老师:Cheng, Maorong
入选课题:贞贞——战争时期的新女性形象
课题摘要:本文从现代与传统礼教下的不同贞洁观出发,分析了丁玲的《我在霞村的时候》,认为主人公贞贞是战争背景下的新女性形象–卓尔独行,品格高洁且敢于定义自身价值和掌控自我命运。本文以革命时期的特殊环境为背景,重新审视女性的自我价值,再度定义身体上遭到迫害的女性——肉体失贞并不代表品格的堕落,质疑封建制度下的贞洁观。

姓名:王慧 / Hui Wang
课号:CHIN 481 005 2019W1: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I (Heritage)
指导老师:Cheng, Maorong
入选课题:旧时代中国女性的生存困境与悲剧性——谈《金锁记》中的曹七巧与《雷雨》中的周繁漪
课题摘要:女性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始终处于一个“男尊女卑”的弱者地位。在众多描写悲剧女性形象的作品里,《金锁记》中的曹七巧与《雷雨》中的周繁漪是典型男权社会下的牺牲品。她们身处于一个半殖民半封建的社会里,根深蒂固的旧式思想与女性意识的觉醒在她们身上共存,最终导致了她们悲剧结局的必然性。本文以张爱玲的《金锁记》与曹禺的《雷雨》为研究文本,从社会,他人与自我三个层面,探讨旧时代中国女性的生存困境与悲剧性。

姓名:王宜如 / Elizabeth Wang
题号:CHIN484 951 2020S2 Intensive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Heritage)
指导老师:Wu, Xinxin
课题摘要:上世纪40年代中期,张爱铃在上海文坛的崛起,为中国现代文学史增添了一份别样的活力。其作品植根于都市男女的情感纠葛,冷酷而细腻地描写了中国各阶层女性在社会时局动荡的历史背景下的悲欢离合。本篇报告希望通过比较《金锁记》及《倾城之恋》的主人公性格刻画与遭遇,分析张爱玲作品中体现的社会女性厌恶,从而进一步了解中国现代女性主义文学发展境况。

姓名:徐伊文 / Viv Xu
课号:CHIN 481-001 2019 W1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I (Heritage)
指导老师:Xu, Xiaowen
入选课题:从“水”的意象浅析《死水》,《十四行》及《水分》中的诗派特征
课题摘要:意象作为诗歌中传达思想与情感的主要媒介,其表现手法丰富多变,值得归纳分析。文章选用闻一多的《死水》,戴望舒的《十四行》及卞之琳的《水分》为分析文本,“水”为主要研究意象,主旨在于提炼同种意象的不同表现手法,继而研究不同表现手法与诗派特征的关联。文章首先探究了各文本的意象使用特征,从意象类型和组合方式入手,着重分析两者对“水”背后象征的影响。文章认为:意象的象征不仅与其物象有关,意象间的关联在丰富象征上也起到重要作用。归纳发现后,文章将文本特征与现存研究所总结的诗派特征作比对,以现代派的“反常化”为重点比对项,探讨意象使用在凸显诗派特征上的作用。